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治異位性皮膚炎!保濕+3線原則

異位性皮膚炎是惱人的皮膚疾病,其中孩童及青少年占多數,據統計,全台每10位小朋友當中,就有1個孩子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有8成以上的患者,在5歲以前發病。醫師建議,除應掌握5歲前黃金治療期外,平日更要做好皮膚保濕工作,避免接觸環境過敏原;情緒方面,則要避免壓力過大、熬夜或暴飲暴食。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孩童及青少年,且8成以上患者,多在5歲以前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孩童及青少年,且8成以上患者,多在5歲以前發病。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疾病,國內患者以孩童和青少年占大部份,因遺傳體質、天生就有狀況,通常好發在嬰兒期或兒童期,患者常常同時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病史,即一般俗稱「過敏體質」的人。


皮紅疹發癢 發病3部曲


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國內有超過200萬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只要季節轉變、壓力一大「皮就在癢」,症狀包括:發癢、皮膚粗糙、脫屑或起紅疹。事實上,絕大部份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控制都不良,往往抓到流血、流膿、細菌感染才會就醫。


尤其是在台灣,有80%患者都會在5歲前發病,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基因是鞏固角質功能的絲聚蛋白突變,導致皮膚保濕度下降,容易乾燥發炎,進而讓空氣中的塵螨、黴菌或化學物質等過敏原刺激皮膚,走向「發癢、搔抓、溼疹」病灶3部曲。


(關鍵字: 保濕 , 異位性皮膚炎 , 過敏原 , 過敏體質 , 朱家瑜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http://ift.tt/jcXqJ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