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兩種方法事實上是適用於不同情況的
以下就詳細的介紹這兩種受傷處理方式的不同及使用情境
冰敷
冷敷主要使患處表層冷卻讓血管收縮至其周圍部位進而控制及減輕腫痛的程度,會讓代謝率降低,並緩和發炎情況及減緩疼痛。冰敷使用時機
急性傷害或傷害初期,比方說運動扭傷、發炎、表皮一度燒傷、發熱、頭痛、牙痛、流鼻血、昆蟲咬傷、眼壓過高肌肉痙攣或水腫等情況進行冰敷時除了身體溫度開始降低外,它會使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發炎情況緩和,以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
冰敷使用方式
使用冰敷袋做局部、暫時性的冰敷(約二十分鐘左右),不會使身體溫度降的太低。如果使用冰塊按摩患處,五分鐘即可;當你發現患處開始刺痛、嘴唇變白、身體不自主地顫抖時,這可能是太冰或是冰敷太久的現象,應立即保暖並停止使用。熱敷
熱敷的作用與冰敷相反,主要是增加皮膚表層的溫度,使得血管擴張及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體代謝速率及加速排除發炎物質及乳酸堆積,並且能增加韌帶、關節囊及肌肉彈性,促進傷口癒合及肌肉舒緩的作用熱敷使用時機
適用於風濕、關節炎、背痛、肌肉僵硬酸痛、鼻塞、頸部酸痛及生理期疼痛等情況,若傷害仍處在急性期,或是病患有血液循環不良、感覺異常、體溫調節異常等情況,最好不要使用熱敷。熱敷使用方式
一般熱敷(45度至60度)持續使用二十至三十分鐘,即有不錯的效果,而在使用熱敷包/熱電毯時,最好能用毛巾包覆,並適時翻開檢測、散熱,以避免燙傷。熱敷時身體會流汗應適當的喝水補充水份。冷熱敷法
主要是加速循環、促進傷口癒合,適用於急性及慢性傷害。時間5分鐘熱敷、5分鐘冰敷,重覆二次(須結束於冰敷)。
Via 台灣痠痛關懷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