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因此能快速解決的外食成了最佳選擇
但是在挑選外食時,就不會考慮健康的問題,無意中吃下了不少造成身體負擔的東西
以下幾個最差午餐組合提供上班族及外食族做參考
在你中午走出公司買午餐前,可以多想一下囉
1. 速食漢堡和薯條
漢堡本身的麵包片還不太壞,但裡面添加高鹽、高油的絞肉餅,外加幾塊乳酪,然後附餐再來包薯條,點杯可樂解渴,不僅熱量破表,還可能帶來心血管的負擔,尤其一到下午,高升糖指數更毀了你的工作效率。
2. 超商預製三明治
三明治、三角飯糰是許多人貪圖方便的午餐選擇,但你可能忽略了從製作到標示的「有效期限」所必須添加的防腐劑,或許在下次走進超商挑個三明治前,可以換到現做現賣的快餐店,選擇一份蔬菜三明治更健康。
3. 鬆餅
買個奶油鬆餅加上一杯拿鐵,好吃又方便,但用來做鬆餅的麵粉、糖、牛油等,都可能導致血糖指數飆高,且烘焙食物、拿鐵的糖類更是嚇嚇叫,無疑是減肥夢魘。
4. 焗烤馬鈴薯
馬鈴薯為澱粉類食物,可以為身體補充能量,但焗烤的熱量與全澱粉的升糖效應,恐會讓整個下午陷入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窘境。
5. 奶酪和餅乾
奶酪可以補充蛋白質,但餅乾則屬加工類食品,而令人著迷的美味手工餅乾,熱量跟它的價位一般居高不下,若真的要選擇餅乾,挑選全麥、蕎麥、胡麻口味的是較佳選擇。
6. 微波食品
微波的義大利麵、肉品等,多添加了濃濃的調味料,雖然美味同時也吃下過多的鹽分與化學加工劑,加上你永遠不知道微波以後,塑膠的包裝盒會釋出多少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7. 外帶小披薩
一小片外帶的小披薩,即使是蔬菜口味,它的熱量仍可能超過400大卡以上,來自於烘焙用的牛油、澱粉等,加上增加口感必備的起士,吃起來有滿滿的幸福感,但當你站上體重計以後可能瞬間消失殆盡。
8. 貝果
貝果的澱粉與糖含量如同前述所有的美式食物,最重要的是因為它比較小,你絕對有可能吃超過兩個,如果真的要吃,一個全麥的無糖貝果,是較佳的選擇
但要小心的是,有些全麥貝果為了使口感更佳,因此添加了更多的油,因此在購買前還是要多加注意
9. 能量棒
能量棒(Energy Bars)是美國人熱愛的食物之一,甚至許多人會在運動後吃,它含有高單位的果糖、澱粉與脂肪,且吃完以後可能過不到兩個小時就會感覺飢餓。
10. 冰沙
隨著飲料店林立,炎炎夏日中午食慾不振,許多人認為來杯水果冰沙,消暑又能補充水果的營養,或許它比漢堡薯條健康,但冰沙除了容易導致飢餓,缺乏水果原始的纖維以外,高單位糖分絕對讓卡路里增加的比每個月薪水還快!
Via 華人健康網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14073
關於飲食健康的相關文章,可參考本部落格減重分類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中醫如何治療肝硬化與肝腫瘤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在男性為第一位,在女性則為第二位。
肝癌的患者以中年以上男性居多,好發之年齡在45∼55歲之間。其共分為原發性與移轉性兩種。原發性肝癌是肝本身癌變,如某些肝硬化轉變為肝癌。
若是臨床有症狀而診斷出的肝癌,平均存活率僅為6∼9個月
因此罹患肝癌之後,不論對個人、家庭、社會或國家,均造成一重大損傷,值得個人重視與警愓。
肝癌與下列五點是目前公認最有關係的﹕
B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證實可崁入肝細胞核內,可能造成細胞的變性,而形成日後的肝癌。肝癌患者中,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佔80∼90%,且其家屬帶原率及肝癌之發生率亦比一般人高。
C型肝炎病毒:台灣地區約有30萬C型肝炎帶原者,肝癌患者中,高達50∼70%患者併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先兆,也可能是造成肝癌之原因,任何原因造成肝硬化之後均有機會變化成肝癌。
肝毒性物質:使肝臟受損之毒性物質,其中最具代表性是由徽菌所產生的黃麴毒素。本省由於溫度高、濕度大,徽菌易滋生,而食物中如稻米、玉米、花生等,是較易被徽菌污染而產生黃麴毒素。
其他因素:免疫機轉的缺損、營養不良、感染、長期酗酒、服用過量藥物如類固醇、荷爾蒙、動情素及先天性新陳代謝之缺陷等,亦有報告和肝癌有關。
1. 黃疸的主要病機:外濕侵襲每易傷脾;脾虛失運易滋生內濕,濕邪中阻,肝臟疏泄失常,致膽液不循常道,溢於肌膚而發生黃疸。
2. 腹水:肝病傳脾,肝脾俱病,久病及腎,肝脾腎功能失調、氣血水停於腹中是臌脹的基本病機。尤以脾土衰敗為關鍵。
3. 腫塊疼痛: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血運無力可致瘀。瘀久可以化熱,脾虛可以聚濕生痰,痰熱瘀結可成毒,而痰瘀結毒正是腫塊的基礎。
4. 發熱:脾虛氣血生化不足,陰火內生,可致發熱,脾虛陰液不生,或熱病過久,或過用溫藥可致陰精虧虛,水不制火而發熱,此病多因血虛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則發之。
肝癌與脾虛有著密切的關係,健脾扶正對肝癌治療有特殊的作用,雖然在肝癌的一定階段裏可能有瘀結、熱毒、痰熱或陰傷而辨證應用活血化瘀、清熱 解毒、清熱化痰或養陰的方藥,但那只是協助陽氣流動以防"陰成形"的方法,畢竟此等方藥多用或過用都有傷陽的弊端。所以,脾胃是扶正和顧護陽氣的根本所在,是中醫治療肝癌的重點。
想了解更多肝癌與肝病的中醫觀點,請至健康醫藥部落格
肝癌的患者以中年以上男性居多,好發之年齡在45∼55歲之間。其共分為原發性與移轉性兩種。原發性肝癌是肝本身癌變,如某些肝硬化轉變為肝癌。
若是臨床有症狀而診斷出的肝癌,平均存活率僅為6∼9個月
因此罹患肝癌之後,不論對個人、家庭、社會或國家,均造成一重大損傷,值得個人重視與警愓。
肝癌與下列五點是目前公認最有關係的﹕
B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證實可崁入肝細胞核內,可能造成細胞的變性,而形成日後的肝癌。肝癌患者中,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佔80∼90%,且其家屬帶原率及肝癌之發生率亦比一般人高。
C型肝炎病毒:台灣地區約有30萬C型肝炎帶原者,肝癌患者中,高達50∼70%患者併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先兆,也可能是造成肝癌之原因,任何原因造成肝硬化之後均有機會變化成肝癌。
肝毒性物質:使肝臟受損之毒性物質,其中最具代表性是由徽菌所產生的黃麴毒素。本省由於溫度高、濕度大,徽菌易滋生,而食物中如稻米、玉米、花生等,是較易被徽菌污染而產生黃麴毒素。
其他因素:免疫機轉的缺損、營養不良、感染、長期酗酒、服用過量藥物如類固醇、荷爾蒙、動情素及先天性新陳代謝之缺陷等,亦有報告和肝癌有關。
中醫看肝癌
一、肝癌的病因病機與脾虛
人是一個陰陽平衡的統一的整體,當某些內外因素的影響引起了平衡失調,導致全身病理生理的變化就會表現於局部,惡性腫瘤就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現。內因 以正氣虛衰最為重要,一旦人體正氣虛衰,邪氣乘虛而入,邪正相搏、留而不去,發生腫瘤。脾積的發病部位和症狀與肝癌極為相似。脾積的發病機制強調了肝病為 基礎,然後是脾虛狀態下,"肝乘脾"得病。"肝乘脾"是脾積主要方面,而腎只是"王者不受邪"而已。二、肝癌的證候與脾虛
原發性肝癌常見症狀如腹脹腹瀉、乏力、消瘦、食欲減退、噁心、嘔吐等都屬於中醫的"脾胃"範疇。而肝癌晚期的黃疸、腹水、腫塊疼痛、發熱亦是脾虛的結果。1. 黃疸的主要病機:外濕侵襲每易傷脾;脾虛失運易滋生內濕,濕邪中阻,肝臟疏泄失常,致膽液不循常道,溢於肌膚而發生黃疸。
2. 腹水:肝病傳脾,肝脾俱病,久病及腎,肝脾腎功能失調、氣血水停於腹中是臌脹的基本病機。尤以脾土衰敗為關鍵。
3. 腫塊疼痛: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血運無力可致瘀。瘀久可以化熱,脾虛可以聚濕生痰,痰熱瘀結可成毒,而痰瘀結毒正是腫塊的基礎。
4. 發熱:脾虛氣血生化不足,陰火內生,可致發熱,脾虛陰液不生,或熱病過久,或過用溫藥可致陰精虧虛,水不制火而發熱,此病多因血虛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則發之。
三、健脾扶正的臨床研究
統計發現,原發性肝癌脾虛證患者病例僅次於氣滯類居基礎證型的第2位。研究表明,肝癌患者在行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時配合長期服用健脾益腎中藥可在一定程度 上減輕介入治療所致的慢性肝功能損害。中國中醫科學院抑扶專家小組應用健脾益腎顆粒治療有脾虛表現的包括肝癌在內的晚期腫瘤患者,發現能較好地控制癌痛, 改善食欲,增強體力,振奮精神,改善睡眠,不同程度地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指標。肝癌與脾虛有著密切的關係,健脾扶正對肝癌治療有特殊的作用,雖然在肝癌的一定階段裏可能有瘀結、熱毒、痰熱或陰傷而辨證應用活血化瘀、清熱 解毒、清熱化痰或養陰的方藥,但那只是協助陽氣流動以防"陰成形"的方法,畢竟此等方藥多用或過用都有傷陽的弊端。所以,脾胃是扶正和顧護陽氣的根本所在,是中醫治療肝癌的重點。
想了解更多肝癌與肝病的中醫觀點,請至健康醫藥部落格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男性福利-白鳳丸可用於前列腺治療
素有「宮廷婦女藥」之稱的烏雞白鳳丸,在海峽兩岸三地深受消費者青睞,不過,中醫師提醒,烏雞白鳳丸並非婦科專用藥,只要男女的病症相同,都可以服用,但是對於患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則男女都禁用。
關於婦女中醫保健用藥,許多人會聯想到「烏雞白鳳丸」。滿清末年,慈禧太后因想抗老回春,服用「同仁堂」研製御藥「烏雞白鳳丸」而聲名大噪。如今在兩岸三地,「烏雞白鳳丸」儼然已成為女性追求的養顏補品。
中醫師陳旺全指出,烏雞白鳳丸是古書「濟陰綱目」中大小烏雞丸的加減方,估計已有百年歷史。是由烏雞、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膠、鹿角霜、銀柴胡、牡蠣、別甲、桑螵蛸、芡實、山藥、天冬等20味中藥製成。
其中,黃芪、人參用來補氣;鹿角膠、鹿角霜用來補肝腎;桑螵蛸用來收補腎陽;當歸、川芎、白芍、生地,俗稱四物湯,用於養血;丹參、牡蠣、別甲用於活血、散結、滋陰及安神;銀柴胡、別甲有清虛熱之用;天冬是滋陰的;山藥、芡實具有補脾、去濕、固腎及止帶作用;制香附則是理氣藥。
中醫論證,烏雞白鳳丸是補氣、養血、調經、止帶、陰陽雙補的成藥,這說明烏雞白鳳丸使用範圍很廣,它並非婦科專用藥。只要男女的病症相同,人們傳統觀念中的男用藥、女用藥是可以混用的,烏雞白鳳丸現在還可以用在慢性肝炎、腎炎、男性前列腺炎的治療和恢復上。
臨床上,中醫生經常會開些所謂的婦科用藥給男性病人,男女的體質不同,有些藥物可能男女有所偏重,但在醫學上並不分男用藥、女用藥。一些女性特有疾病、男性特有疾病在換藥服用後,反而能發生不錯的效果。
烏雞白鳳丸因具有臨床活血化瘀效果,對於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有心血管疾病者,服用一定要小心,特別是肥胖所引起的慢性疾病,更是千萬不能亂服用。
基本上,烏雞白鳳丸補陽腎成分多,滋陰成分少;只有氣血、陰陽兩虛者才適用這種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能因為烏雞白鳳丸是中藥,就隨便亂吃。
Via 華人健康網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16893?page=1
關於婦女中醫保健用藥,許多人會聯想到「烏雞白鳳丸」。滿清末年,慈禧太后因想抗老回春,服用「同仁堂」研製御藥「烏雞白鳳丸」而聲名大噪。如今在兩岸三地,「烏雞白鳳丸」儼然已成為女性追求的養顏補品。
中醫師陳旺全指出,烏雞白鳳丸是古書「濟陰綱目」中大小烏雞丸的加減方,估計已有百年歷史。是由烏雞、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膠、鹿角霜、銀柴胡、牡蠣、別甲、桑螵蛸、芡實、山藥、天冬等20味中藥製成。
其中,黃芪、人參用來補氣;鹿角膠、鹿角霜用來補肝腎;桑螵蛸用來收補腎陽;當歸、川芎、白芍、生地,俗稱四物湯,用於養血;丹參、牡蠣、別甲用於活血、散結、滋陰及安神;銀柴胡、別甲有清虛熱之用;天冬是滋陰的;山藥、芡實具有補脾、去濕、固腎及止帶作用;制香附則是理氣藥。
中醫論證,烏雞白鳳丸是補氣、養血、調經、止帶、陰陽雙補的成藥,這說明烏雞白鳳丸使用範圍很廣,它並非婦科專用藥。只要男女的病症相同,人們傳統觀念中的男用藥、女用藥是可以混用的,烏雞白鳳丸現在還可以用在慢性肝炎、腎炎、男性前列腺炎的治療和恢復上。
臨床上,中醫生經常會開些所謂的婦科用藥給男性病人,男女的體質不同,有些藥物可能男女有所偏重,但在醫學上並不分男用藥、女用藥。一些女性特有疾病、男性特有疾病在換藥服用後,反而能發生不錯的效果。
烏雞白鳳丸因具有臨床活血化瘀效果,對於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有心血管疾病者,服用一定要小心,特別是肥胖所引起的慢性疾病,更是千萬不能亂服用。
基本上,烏雞白鳳丸補陽腎成分多,滋陰成分少;只有氣血、陰陽兩虛者才適用這種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能因為烏雞白鳳丸是中藥,就隨便亂吃。
Via 華人健康網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16893?page=1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自製豆渣湯圓 色豔味美多健康
冬至、元宵吃湯圓,小心吃過量!營養師提醒,市售包餡甜湯圓或鹹湯圓,4顆下肚就吃下了近300大卡熱量,相當於一碗白飯,而沒有包餡的紅白小湯圓23顆也相當於半碗飯熱量,若配上紅豆湯或是甜湯一起吃,總熱量更高,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應淺嚐。
如果忍不住湯圓的好味道,營養師建議,不妨使用豆渣自製湯圓,不僅熱量減半,還可加入抹茶粉、黑芝麻、紫糯米、地瓜,讓湯圓五顏六色,營養加倍,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口味又有變化,減少身體負擔。
讓湯圓熱量減半的豆渣,其實就是製作豆漿時所留下的殘渣,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鈣質及粗纖維等營養成分。粗纖維是治療便秘的最佳良方,異黃酮對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益處多,而豆渣含有的鈣質與牛奶相當,更可中和體內的酸鹼平衡。
一般豆漿製作工廠都會將豆渣收集起來,用來製作其他加工食品。民眾在家自製豆漿後,豆渣也千萬別當廚餘丟,不妨巧手變化出低卡高纖的料理,讓家人吃得健康又美味。
豆渣湯圓的製作方法相當簡單,300公克糯米粉,100公克太白粉再混入50公克的豆渣及250公克的冷開水,並依照個人口味加入抹茶粉、黑芝麻、紫糯米、地瓜,充分搓揉拌勻後,逐一搓成小圓球煮熟即可完成。
至於喜歡吃包餡湯圓的民眾,則可加入芋泥、黑芝麻等餡料。餡料作法簡易,新鮮芋頭只要去皮切成片狀蒸到鬆軟,加入無鹽奶油、砂糖及少許水拌勻即完成。黑芝麻則需將黑芝麻稍微炒香後,再一點一點用杵或研磨機磨成粉,加入油、砂糖或蜂蜜拌勻即可使用。
老饕級的吃法則是將銀耳、枸杞子與冰糖及水一起熬煮軟化後,再加入豆漿煮沸,然後將豆渣湯圓一一下鍋煮熟,就完成一道低卡又養生的甜品-豆渣湯圓銀耳羹,端上桌一定讓全家人一吃就上癮。
Via 聯合線上
如果忍不住湯圓的好味道,營養師建議,不妨使用豆渣自製湯圓,不僅熱量減半,還可加入抹茶粉、黑芝麻、紫糯米、地瓜,讓湯圓五顏六色,營養加倍,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口味又有變化,減少身體負擔。
讓湯圓熱量減半的豆渣,其實就是製作豆漿時所留下的殘渣,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鈣質及粗纖維等營養成分。粗纖維是治療便秘的最佳良方,異黃酮對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益處多,而豆渣含有的鈣質與牛奶相當,更可中和體內的酸鹼平衡。
一般豆漿製作工廠都會將豆渣收集起來,用來製作其他加工食品。民眾在家自製豆漿後,豆渣也千萬別當廚餘丟,不妨巧手變化出低卡高纖的料理,讓家人吃得健康又美味。
豆渣湯圓的製作方法相當簡單,300公克糯米粉,100公克太白粉再混入50公克的豆渣及250公克的冷開水,並依照個人口味加入抹茶粉、黑芝麻、紫糯米、地瓜,充分搓揉拌勻後,逐一搓成小圓球煮熟即可完成。
至於喜歡吃包餡湯圓的民眾,則可加入芋泥、黑芝麻等餡料。餡料作法簡易,新鮮芋頭只要去皮切成片狀蒸到鬆軟,加入無鹽奶油、砂糖及少許水拌勻即完成。黑芝麻則需將黑芝麻稍微炒香後,再一點一點用杵或研磨機磨成粉,加入油、砂糖或蜂蜜拌勻即可使用。
老饕級的吃法則是將銀耳、枸杞子與冰糖及水一起熬煮軟化後,再加入豆漿煮沸,然後將豆渣湯圓一一下鍋煮熟,就完成一道低卡又養生的甜品-豆渣湯圓銀耳羹,端上桌一定讓全家人一吃就上癮。
Via 聯合線上
瘋打電腦手指針刺!竟腕隧道症候群
年底將至,許多上班族瘋狂加班趕工,平均一天掛在網路上的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日積月累頻繁打電腦的情況下,產生食指和中指及大拇指產生麻鈍感、刺痛感,甚至有燒灼感和疼痛感,特別好發於夜裡醒來時。小心已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
近來骨科門診發現,在過年前,許多上班族主訴手指頭會有針刺感,或麻木痠痛感,而感到非常緊張求診,因為打電腦或玩手機,過度使用手腕,加上姿勢不正確,或持續時間太長,以致壓迫到腕部正中神經,使得手掌產生麻痺感,可以稱為是「滑鼠手」,而醫學名稱為「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經壓力增加 手指針刺感痠痛感
腕隧道是由腕骨和橫韌帶形成的通道,如果以骨頭組成地板與邊牆為例,那麼橫韌帶則是形成腕隧道的屋頂,由於腕隧道內有肌腱通過,讓手指與大拇指可以彎向掌心;另一個通過隧道的是正中神經,主要即傳遞大拇指、食指、中指和一半無名指的感覺。一旦腕隧道裡的內容物擴張擠壓(如肌腱發炎或腕骨位置改變,造成空腔變小),就會造成正中神經壓力增加,於是會出現針刺感與麻木痠痛感。
手麻不一定是中風 發作部位先判別
有的人會誤將手麻視為中風,其實,中風多為單側手腳麻,且伴有言語不清、嘴歪等症狀,至於腕隧道症候群主要症狀則包括手部麻鈍感、刺痛感、針刺感,甚至燒灼感,發作部位則局限於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橈側(正中神經支配區域)。
Via 華人健康網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人工甘味劑 無助減重
【台灣新生報/記者 陳敬哲/台北報導】
汽水一直都是孩子的最愛,氣泡跳躍的口感,加上甜蜜的好滋味,就算大人也難以抗拒,不過糖的熱量,讓人擔心會增加體重,廠商也聽到市場需求,使用代糖減少熱量,宣稱能夠達到零卡路里,讓減重的消費者能持續購買,但最近許多科學報告呈現,零卡汽水雖然熱量低,卻可能悄悄讓體重上升。
搗亂代謝系統
美國糖尿病協會在2011年曾經提出報告,很多民眾認為零卡汽水能夠幫助減重,但事實上正好相反,人工甘味劑會欺騙身體代謝系統,反而增加體重,造成一片譁然,根據調查,去年美國零卡汽水消量下滑百分之七,一般汽水下降百分之二,已經有人意識到,喝零卡汽水對於減重完全沒有幫助。
增加吸收能力
研究學者推測,當舌頭嚐到人工甘味劑的甜味後,大腦會提醒身體應付高熱量,但血糖卻沒有升高,身體會加強吸收血液中的養分,轉化為脂肪,長期喝零卡汽水,會加強身體吸收糖份能力,希望能用零卡汽水避免高熱量,反而得不償失漸漸增加體重,比偶爾喝一罐汽水還要驚人,無法有減重效果。
容易暴飲暴食
零卡汽水也會造成暴飲暴食,大家都知道汽水熱量高,所以注重健康的民眾,只要喝了一定的量,就會節制飲食,但零卡汽水很容易讓人放下戒心,沒有警覺心大吃大喝,不但攝取熱量超過標準外,身體吸收能力也因零卡汽水增加,會讓脂肪囤積量上升,只有戒除喝汽水習慣,才能保持最標準的體重。
有病變可能
人工甘味劑同時被認定可能是一種神經毒素,會傷害神經系統,引起偏頭痛、記憶力衰退,最嚴重可能引發昏迷與癌症,不僅如此,經過動物實驗發現,人工甘味劑還會造成生理時鐘混亂,在不對的時間進食,或吃的更多,無形中熱量攝取超標,對身體沒有任何益處,也不能達到減重效果,還可能帶來傷害。
國內專家意見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洪建德表示,不論是動物或人體試驗,皆已證明人工甘味劑對減重毫無效果,許多民眾不僅零卡飲料,可能會在甜品中,讓入代糖調味,此舉會誤導大腦加強血糖吸收,增加攝取糖以外的熱量攝取,原本想要減重,有可能得到反效果,悄悄增加體重而不自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汽水一直都是孩子的最愛,氣泡跳躍的口感,加上甜蜜的好滋味,就算大人也難以抗拒,不過糖的熱量,讓人擔心會增加體重,廠商也聽到市場需求,使用代糖減少熱量,宣稱能夠達到零卡路里,讓減重的消費者能持續購買,但最近許多科學報告呈現,零卡汽水雖然熱量低,卻可能悄悄讓體重上升。
搗亂代謝系統
美國糖尿病協會在2011年曾經提出報告,很多民眾認為零卡汽水能夠幫助減重,但事實上正好相反,人工甘味劑會欺騙身體代謝系統,反而增加體重,造成一片譁然,根據調查,去年美國零卡汽水消量下滑百分之七,一般汽水下降百分之二,已經有人意識到,喝零卡汽水對於減重完全沒有幫助。
增加吸收能力
研究學者推測,當舌頭嚐到人工甘味劑的甜味後,大腦會提醒身體應付高熱量,但血糖卻沒有升高,身體會加強吸收血液中的養分,轉化為脂肪,長期喝零卡汽水,會加強身體吸收糖份能力,希望能用零卡汽水避免高熱量,反而得不償失漸漸增加體重,比偶爾喝一罐汽水還要驚人,無法有減重效果。
容易暴飲暴食
零卡汽水也會造成暴飲暴食,大家都知道汽水熱量高,所以注重健康的民眾,只要喝了一定的量,就會節制飲食,但零卡汽水很容易讓人放下戒心,沒有警覺心大吃大喝,不但攝取熱量超過標準外,身體吸收能力也因零卡汽水增加,會讓脂肪囤積量上升,只有戒除喝汽水習慣,才能保持最標準的體重。
有病變可能
人工甘味劑同時被認定可能是一種神經毒素,會傷害神經系統,引起偏頭痛、記憶力衰退,最嚴重可能引發昏迷與癌症,不僅如此,經過動物實驗發現,人工甘味劑還會造成生理時鐘混亂,在不對的時間進食,或吃的更多,無形中熱量攝取超標,對身體沒有任何益處,也不能達到減重效果,還可能帶來傷害。
國內專家意見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洪建德表示,不論是動物或人體試驗,皆已證明人工甘味劑對減重毫無效果,許多民眾不僅零卡飲料,可能會在甜品中,讓入代糖調味,此舉會誤導大腦加強血糖吸收,增加攝取糖以外的熱量攝取,原本想要減重,有可能得到反效果,悄悄增加體重而不自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常吃高脂食物 易干擾生理節奏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身體中有些分子代謝專門控制內在生理時鐘運作,進而調節肝臟代謝功能,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食用高脂食物可能干擾這一連串生理時鐘分子代謝過程,進一步影響肝臟代謝功能。一旦生理節奏受到干擾,便可能造成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等多種代謝疾病困擾。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團隊近日在「細胞」期刊發表上述研究。研究團隊也發現,如果飲食恢復均衡、營養,改成低脂飲食,少吃點脂肪,生理節奏就能恢復正常。這代表生理時鐘也會受飲食影響,只要調整飲食,就能讓生理時鐘運作、新陳代謝功能變得更健康。
研究作者解釋,人體生理時鐘對器官生理機能運作非常重要。生理時鐘會隨著外在環境變化,當白日、夜晚時間改變,生理時鐘會隨時做調整,以因應這些變化。當這些生理節奏受到干擾,身體健康就會大受影響。人體最多有百分之十五基因受生理時鐘白天、夜晚模式影響,而其中有些基因與肝臟代謝過程大有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高脂飲食會影響調節生理時鐘基因「CLOCK:BMAL1」,且高脂飲食也會促使某些基因變得過度活躍、震盪,進而造成發炎反應,並導致脂肪組織形成。
研究人員未來想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高脂飲食是否也會對脂肪組織、大腦、血液生理時鐘運作產生其他影響。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身體中有些分子代謝專門控制內在生理時鐘運作,進而調節肝臟代謝功能,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食用高脂食物可能干擾這一連串生理時鐘分子代謝過程,進一步影響肝臟代謝功能。一旦生理節奏受到干擾,便可能造成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等多種代謝疾病困擾。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團隊近日在「細胞」期刊發表上述研究。研究團隊也發現,如果飲食恢復均衡、營養,改成低脂飲食,少吃點脂肪,生理節奏就能恢復正常。這代表生理時鐘也會受飲食影響,只要調整飲食,就能讓生理時鐘運作、新陳代謝功能變得更健康。
研究作者解釋,人體生理時鐘對器官生理機能運作非常重要。生理時鐘會隨著外在環境變化,當白日、夜晚時間改變,生理時鐘會隨時做調整,以因應這些變化。當這些生理節奏受到干擾,身體健康就會大受影響。人體最多有百分之十五基因受生理時鐘白天、夜晚模式影響,而其中有些基因與肝臟代謝過程大有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高脂飲食會影響調節生理時鐘基因「CLOCK:BMAL1」,且高脂飲食也會促使某些基因變得過度活躍、震盪,進而造成發炎反應,並導致脂肪組織形成。
研究人員未來想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高脂飲食是否也會對脂肪組織、大腦、血液生理時鐘運作產生其他影響。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中年女性減重 降低三高少負擔
女性希望透過減肥擁有苗條的身型
我們必須要有減重的正確觀念,以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
若是用錯誤的方法減肥則得不償失
當然如果過胖的人正確減肥,對身體健康絕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中年肥胖、體重過重女性只要在兩年內減去百分之十體重,就能幫助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共有四百一十七名女性參與減重計畫,持續二十四個月,研究顯示,在兩年內減去百分之十以上體重的女性,總膽固醇、壞膽固醇、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胰島素、葡萄糖與發炎指數都出現下降趨勢。研究剛開始罹病風險最高的女性只要稍微減重,就能獲得最大好處。
研究作者美國亞利桑納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指出,要一個人減重,非常具有挑戰性,不過女性若能減去百分之十體重,並持之以恆控制體重,就能對身體產生很大影響,並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發生機率。
參與研究女性平均年齡為四十四歲,參與研究時體重將近九十公斤。研究作者表示,像常進行靜態工作、重複懷孕、進入更年期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中年女性體重攀升。女性減重時,很需要健康醫療人員、健康照護者提供支持,只要能長時間維持健康體重,就能減少肥胖相關疾病風險。研究人員表示,減重成功、維持健康體重不只能讓衣服尺寸縮小,還能明顯降低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
轉自 中年女小減重 降10%好處多 - 心血管疾病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0858#ixzz2o0IKW9QW
Power By udn.com
我們必須要有減重的正確觀念,以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
若是用錯誤的方法減肥則得不償失
當然如果過胖的人正確減肥,對身體健康絕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中年肥胖、體重過重女性只要在兩年內減去百分之十體重,就能幫助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共有四百一十七名女性參與減重計畫,持續二十四個月,研究顯示,在兩年內減去百分之十以上體重的女性,總膽固醇、壞膽固醇、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胰島素、葡萄糖與發炎指數都出現下降趨勢。研究剛開始罹病風險最高的女性只要稍微減重,就能獲得最大好處。
研究作者美國亞利桑納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指出,要一個人減重,非常具有挑戰性,不過女性若能減去百分之十體重,並持之以恆控制體重,就能對身體產生很大影響,並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發生機率。
參與研究女性平均年齡為四十四歲,參與研究時體重將近九十公斤。研究作者表示,像常進行靜態工作、重複懷孕、進入更年期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中年女性體重攀升。女性減重時,很需要健康醫療人員、健康照護者提供支持,只要能長時間維持健康體重,就能減少肥胖相關疾病風險。研究人員表示,減重成功、維持健康體重不只能讓衣服尺寸縮小,還能明顯降低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
轉自 中年女小減重 降10%好處多 - 心血管疾病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0858#ixzz2o0IKW9QW
Power By udn.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