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乾性膚質 保養原則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天冷以及低溫的環境,容易讓屬於乾性膚質者,缺水的情況更加嚴重,應注意保濕滋潤保養。

乾性皮膚表現

膚質呈現,主要由人體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以及皮脂腺分泌量多少來決定。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通常含有兩成左右的水份,當水份減少時,皮膚則容易看來呈現較為乾糙。水份降到一成以下時,就是屬於乾性皮膚。乾性肌膚的張力與光澤會消失,角質也容易剝落,皮膚給人粗糙、暗沉的感覺。皮膚缺乏水分及油脂保護時,容易使皮膚出現過敏、紅疹、斑點等情況。

有些人是天生屬於乾性皮膚,像是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容易發生溼疹體質等,或是先天皮脂腺分泌不足者,有些人則是老化後,肌膚才逐漸轉為乾性。另外,營養不良、長期臥床、有血液及內分泌失調者,也會有後天性乾性皮膚出現;臨床上有時候也可看到因為缺乏維他命A等元素,造成的乾皮症患者。

乾性膚質保養原則

根據研究指出,目前乾性皮膚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是因為現代人長期處於冷、暖氣等人工空調環境下,室內外溫度、溼度差異瘩大,使許多人出現皮脂分泌失調、水份喪失的現象。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重要的關鍵,目的在於讓皮膚的含水量維持在一成五至兩成間的理想狀態。乾性皮膚者可在沐浴後適當保養,塗抹具保濕作用的乳液或乳霜潤膚劑,使皮膚的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油脂,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專家看法

皮膚科醫師郭玉玲表示,乾性肌膚者表皮含水量偏低,容易產生乾燥脫皮的情形,皮膚稍微不注意就脫屑,特別是在眼周、臉頰處會有明顯緊繃感,幾乎不太常長痘痘,但容易生成皺紋。冬天保養可加上乳霜保養。對於乾性皮膚的患者,面膜可以使用霜狀晚安面膜。

注意事項

許多人天冷喜歡長時間泡熱水澡,不管皮膚癢不癢,甚至覺得愈熱愈舒服。

但其實熱水澡會把皮膚表面的水脂膜洗掉,一遇到乾冷的空氣,角質又變回又粗又硬的狀態,反而使癢感更加嚴重。

轉載自 養生文化報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減肥人攝取澱粉的聖品-菱角

營養豐富的菱角

菱角又稱"沙角"或"水栗",每年九至十二月是盛產的季節,《本草綱目》指菱角「安中補五臟,不飢輕身」。
中醫師陳旺全表示,菱角性味甘平,入胃及大腸經,可作為健脾益氣、行水的食材,且
適合替代成為減肥時的主食,又有利尿補氣的效果。

菱角還含有鉀、磷、鐵、鈣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陳旺全指出,菱角連殼一起煮出的菱角水,有利尿的效果;此外,不僅菱角本身可以入菜來煮,黑黑的菱角水也很適合用來煮莧菜、髮菜等深色蔬菜。

菱角營養豐富,尤其吃了很耐饑,因此不少人減肥時,會改吃菱角以替代米飯。陳旺全提醒,市面上常見販售蒸熟的菱角、花生,不少人買來當零食吃,但菱角若吃太多,可能出現脹氣,所以不建議一次食用太多。

腎臟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攝取

由於菱角的鉀和磷含量不低,提醒腎臟疾病患不宜多吃,以免加重身體負擔;菱角也是澱粉類食物,對於要控制醣類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吃過量可能讓血糖瞬間飆高,因此建議吃菱角時,下一餐的主食就必須減量來代換,估計吃十五顆菱角,就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

Via 醫療養生部落格
原文為中時電子報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天冷、吃多、動少 冬天膽固醇易飆高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張嘉芳/專題報導】

近日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根據國外研究,超過22%的成人,冬天總膽固醇比夏天高,甚至超過健康標準。血脂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吳造中提醒,天氣變化加上血管驟然收縮,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危險期,尤其膽固醇偏高的民眾,冬天一定要節制飲食。


根據美國麻州大學醫學中心針對517位成人研究,男性在12月時,總膽固醇至少增加3.9mg/dl,女性則增加5.4mg/dl;超過22%的成人,總膽固醇超過240mg/dl。


事實上,部分民眾冬天常感手腳麻木,這可能也與膽固醇飆高有關。日前一名30多歲男性,一到冬天就手腳麻木,檢查後發現膽固醇數值飆高至240。


收治這名病患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膽固醇過高,易堆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硬化,剛開始的症狀是暫時性手腳麻木或心絞痛,長期下來可能腦中風。


何一成表示,血管硬化導致阻塞,影響循環,手腳易麻木;他說,就算平常注意控制膽固醇,每到冬天,約有三到四成的人膽固醇還是偏高。他解釋,氣溫驟降刺激身體代謝脂肪,抵禦低溫、再加上天冷常足不出戶、缺乏運動、過量飲食,這些都是膽固醇升高的原因。


國泰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表示,人體為了保溫,冬天攝取較高的熱量與油脂,造成膽固醇增加;過去也有研究發現,日照減少也影響膽固醇變化。何一成建議,天氣冷時,膽固醇偏高的民眾,在冬天更應該注意控制飲食與運動。


另外,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國內三大都會區,近千名20歲以上民眾,發現77%不知道血脂是什麼,近八成分不清楚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甚至不少人錯誤地認為,牛肉是膽固醇含量最高的食物。其實,每100公克牛肉,膽固醇含量為46毫克到66毫克,腰子卻高達267毫克,蛋黃甚至高達1131毫克。


血脂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吳造中表示,人體75%的膽固醇由肝臟合成,剩下25%則來自食物;想要降低膽固醇,必須針對來自飲食的25%做控管。台大營養師陳珮蓉建議,應減少飽和脂肪、糖類攝取量,少喝高湯與肥肉,尤其是海鮮與動物內臟。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與中風協會指引,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每下降1%,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降低50%,則可降低中風風險35%。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蔡克嵩表示,全台每天有39人死於心血管與腦中風疾病,呼籲國人重視血脂管理。


※延伸閱讀》

‧隱藏版脂肪 害你膽固醇失控

‧高膽固醇 蛋黃不是罪魁禍首

‧花椰菜、白菜 有助抑制膽固醇再吸收

‧「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差別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http://ift.tt/jcXqJW.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每天只睡6小時 判斷力如酒駕

【聯合晚報╱李樹人】
研究發現,發育中的孩子每天至少需睡足九至十小時,成人則需睡上七至八個小時。如果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每天欠一、兩個小時,長期下來,就積欠了睡眠債。欠了就得還,但還的過程中,可能險象環生。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羅友倫指出,積欠越多的睡眠債,身體就會越疲累,只要一有機會,就會迅速進入睡眠狀態。有人開會時打瞌睡,注意力難以集中;有人則是開車時被追討睡眠債,一遇紅燈、車輛靜止時,就突然睡著。

疲勞駕駛是造成車禍意外事故的主因,開車時的反應時間約0.2秒,但如果積欠大筆睡眠債,反應時間就會變長,甚至超過一、兩秒之久,一旦有意外狀況發生,沒有足夠時間反應。

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許多人習慣喝茶、喝咖啡,藉由咖啡因來提神。據估計,國內每年咖啡銷售量約30億杯,平均每人一年喝130杯咖啡。但含咖啡因的提神飲料喝越多,可能代表睡眠不足問題越來越嚴重。

1周每晚睡6小時

=連續24小時沒睡

=酒測超標











 


欠了睡眠債,對身體會有哪些影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學生每天只睡六小時,連續七至十天,精神狀態與連續24小時沒睡的人差不多,等同酒測超標。
另有研究顯示,連續不休息17至19個小時後開車,反應及判斷力等同於酒駕(血液中酒精濃度0.05%)。一旦連續不休息時間超過21小時,開車的反應與判斷力相當於血中酒精濃度0.08%。

羅友倫指出,長期睡眠不足,使人變得遲鈍、記憶力衰退、判斷力變差,感覺越來越笨,且會失去對事物的好奇心。睡眠不足也會使人的情緒變得不穩定,容易生氣、憂鬱和焦慮。

如何知道自己睡眠夠不夠、有沒有欠睡眠債,有三種方法可以測試。首先,早上如果沒有鬧鐘就起不來,表示還沒睡飽。再者,躺在床上五分鐘內自動睡著,意味睡眠不足、太過疲勞。第三則是白天容易打瞌睡。

如果處於安靜環境中,外界沒什麼刺激就會入睡,代表身體積欠許多睡眠債,只要有機會就自動歸還。

醫師建議,平時盡量不熬夜、早點睡,每天至少睡飽七小時,才能讓頭腦清晰,保持戰鬥力。

Via 聯合晚報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冬天湯圓 減少熱量放心吃

雖然冬至已過,但濕濕冷冷的天氣還是讓人很想來碗熱呼呼的湯圓
但不論是鮮肉湯圓還是甜湯,都會有熱量過高的問題
究竟要怎樣才能吃湯圓吃的健康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周千欽醫師表示,10顆小湯圓的熱量約70大卡,若有包紅豆或芝麻等甜餡的湯圓則有60至70大卡
一碗紅豆湯或花生湯熱量至少250大卡計算,吃一碗含10顆小湯圓或2顆包餡大湯圓的紅豆湯,熱量至少超過310大卡,比一碗白飯的熱量還高。

此外,湯圓所含的澱粉較多,烹調後有粘性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負擔和脂肪囤積,建議民眾攝取時需節制份量,且餐後需多攝取高纖蔬果,幫助消化,預防肥胖。

湯底部分,周千欽營養師建議最好減少砂糖的用量,
甜湯圓可利用紅棗、枸杞、桂圓、新鮮水果的帶出甜味,或是選用可加熱的代糖,來調整甜度。
鹹湯圓則可用乾香菇、紅蘿蔔熬煮的高湯取代肉類高湯,並減少用豬油製作的油蔥酥份量,利用青蒜、芫荽添加風味,最後再放上一大把茼蒿或其他綠色蔬菜,既清爽又高纖。
吃湯圓細嚼慢嚥是重點

在食用湯圓時,因為湯圓口感軟粘,腸胃不容易消化,應細嚼慢嚥,切勿囫圇吞棗
長者或小孩食用時,先將湯圓分切成較小塊狀再慢慢食用,預防噎食情況發生。
此外,吃完湯圓後應多攝取高纖蔬果,以幫助消化。
其實愛美的民眾除了透過做健康湯圓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平時就要養成定時運動適量飲食的習慣,才不需為了多少熱量斤斤計較或是尋找減肥方法

Via 醫療養生部落格 冬至湯圓-減少熱量有撇步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氣虛寒性體質 喝茶飲防感冒

冬天是感冒流行的季節,中醫師鄧雲立說,氣虛及寒性體質者因體溫稍低,血液循環和免疫力較差,比一般人較易感冒,提醒出入公共場所,可戴口罩預防病毒,若出現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應趕緊就醫。鄧醫師也設計2道中藥茶飲,有助提升陽氣和加強身體免疫力。2道茶飲做法相同,將材料丟入杯中,加500c.c.熱水沖泡,燜約15分鐘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至味淡為止,一天以兩帖為限。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中醫看睡眠-正常作息保健康

睡眠對人體來說不僅是重要,學問也相當大
睡眠對於人身體的疲憊恢復及修補有很大的作用
沒有良好的睡眠,無法應付一天的活動
在中醫裡,睡眠又是什麼樣的機制?

中醫的睡眠時間觀點

人的睡眠時間約占一天的三分之一,這時間看似長,但卻非常重要。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不同的時段對應到其需要修養調息的"經絡"。
其中最重要的時刻是晚上11點到凌晨3點的時刻


人體各器官休息與活動興盛時間(圖:中醫藥保健資訊網)

子時:指晚上11 點到凌晨1點,此時是膽經最旺的時候,膽經是影響人健康最重要的源頭,這時應安靜的躺下準備就寢。若此時未準備睡眠,長期下來會出現口苦、容易歎氣、胸痛、無精打采的倦容、皮膚乾燥等狀況,所以女生在此時要"睡美容覺"確實是有道理的。且膽經的作用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記憶力,所以早睡才能常保記憶力與思緒清晰。

丑時凌晨1 點到凌晨3 點,此為肝經最旺之時,肝主藏血。又主疏泄,和人體新陳代謝有關,這時人體應進入熟睡狀態讓肝臟得以獲得充足的能量。"黃帝內經":"臥則血歸於肝"。若此時未進入睡眠,長期下來眼睛容易疲勞、視力衰退、且脾氣容易暴躁不安。這段時間一定要睡著肝臟才能獲得修養調息,否則肝臟就得不斷消耗它的能量。尤其是用眼過度的低頭族,更需要注意肝的保養才行!

中醫看熬夜-只消耗不回復易產生虛火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夜臥陽氣入於陰",如果陽氣在夜間不能順利沉潛入陰分,那持續陽旺狀態將會產生只有消耗而沒有保養的結果,那虛火現象就會相應而生,導致人體機能異常,成為致病之本。故中醫認為夜晚就是人們應該休息睡眠的時間。

晚睡或熬夜長期下來會耗損機體的營養、精血,導致未老先衰,年紀輕輕卻是耳鳴、目澀、精神疲倦、咳嗽、鼻塞、食欲差、腹瀉等問題上身。

養成正確的入睡時間及好的睡眠品質非常重要
飲食上隨時補充水份,以蔬菜、水果及五穀類為主,少吃油炸及辛辣
適度按摩身體,讓肌肉放鬆、氣血運行舒暢
還可以多做些伸展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瑜珈等,可以讓身體氣血通暢,避免代謝廢物累積。
若是長時間熬夜晚睡或睡眠習慣不良,形成睡眠不足且睡眠質量差,甚至入睡困難,眠淺多夢時,那表示您的身體已經出現狀況了,建議可以諮詢中醫師進行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調整好生活作息習慣,才能日漸恢復高品質睡眠

減重初期狂運動 光長肌肉不會瘦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台北報導】

▇ 運動燃燒脂肪,大量運動瘦得快。


真相是→減重初期過量運動,代謝會出問題。


有民眾以為運動能燃燒脂肪,因此大量運動,試圖減重,但這種觀念可能適得其反,不但沒能減重,反而練出一身肌肉,活像「大隻佬」。


體適能老師賴玠豪說,肌肉的衰退比體重的衰減還慢,減重初期不應有太多的重力訓練或過量運動,否則會發生代謝適應問題,減重效果停滯。他強調,減重仍需搭配正確的飲食習慣,不然即使有運動,體重也會急速飆高。


他舉例,很多運動員因運動量大,靠飲食補充能量,退休後運動量大減,食量依舊沒變,身材像「吹風」一樣。營養師王夢玲提醒,運動對減重有幫助,不過需依個別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


歸根究柢,減重的不二法門是「少吃、多動」,方法很簡單,可是很多人無法持之以恆。義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顏永杰另提醒,心理影響生理,現代人常因慢性壓力造成內分泌改變,壓力荷爾蒙一增加,脂肪堆積很快,因此臨床上有情緒困擾的人,很容易肥胖。


【另一個錯誤觀念】


▇ 少睡一點,熱量應該會多消耗一點。


真相是→擾亂生長激素,熱量變脂肪囤積。


坊間減肥方法千百種,也有人以為熬夜不睡覺就會瘦。醫師說,自然規律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多人以為晚上不睡,讓身體處於「做工」狀態就能減肥,其實反而擾亂生長激素,讓體內多餘的熱量無法轉成肌肉,變成了脂肪囤積。


※延伸閱讀》

‧偏食減肥法 瘦得快,復胖更快

‧空腹運動 恐造成肌肉流失

‧小心8行為 減重不成反增重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鼻子過敏的救星-百香果

台灣的天氣夏天潮濕悶熱、冬天則是濕冷,潮濕的環境使得台灣鼻過敏的盛行率大約維持在20%~30%之間,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鼻過敏。在季節交替、溫差大的時候,更是鼻水噴嚏不停,苦不堪言。鼻過敏難以根除,但可以盡量在居住環境及飲食上做調整,將過敏機率降到最低,例如鳳梨、百香果都是幫助緩解鼻塞、流鼻水的食物。

根據美國《WebMD》網站報導指出,鼻過敏的成因有可能是遺傳、環境因素,或是季節氣候變化影響,例如越都市化的地區,通常鼻過敏的比例跟症狀都會比較嚴重,就是因為空氣品質較差,加上常待在室內日照不足、空氣流通不良等問題,造成鼻過敏更容易發作。而過敏反應也跟身體的免疫系統有關,若能在飲食中多補充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對於緩解鼻過敏,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1.百香果、鳳梨:生物類黃酮

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是一種抗氧化物,能夠幫助調節免疫力、清除自由基。百香果與鳳梨是生物類黃酮最多的水果,且鳳梨含有一種獨特的「鳳梨酵素」(bromelain),不但可以分解蛋白質與脂肪,還有助緩解皮膚、鼻子的過敏症狀,減輕鼻塞症狀、讓呼吸較暢通。

不過鳳梨對某些體質的人來說,可能會有問題,例如腸胃虛弱,或是有腎臟問題的患者,相對來說,百香果性質更為平和,多吃這些水果是鼻過敏患者很好的選擇。

2.魚油: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

國際研究文獻上,目前只有魚油、益生菌兩種健康食品,被證實的確有改善氣喘、過敏的效果,因此不少媽媽也從懷孕期開始就補充魚油,預防胎兒先天過敏性體質。富含Omega-3的食物包括鮭魚、鯖魚、沙丁魚,或是堅果類食物、雞蛋。

3.優格、優酪乳:益生菌、乳酸菌

優酪乳與優格這一類含有豐富乳酸菌(probiotic lactobacillus)的食品,是鼻過敏患者不可或缺的優良食品,益生菌可以幫助維持腸黏膜完整性,減少過敏原吸收,也能減少人體內某些特定抗體的數量,進而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

4.檸檬蘋果醋:維他命C

蘋果醋含有鉀,可以幫助減少呼吸道黏液產生,將蘋果醋加水稀釋飲用,可加入一些檸檬或辣椒粉(cayenne pepper),更能加強維他命C成份,維他命C可以幫助增強免疫系統、並減少發炎情形,從新鮮水果與蔬菜中攝取維生素C也是很好的選擇。

增強免疫力不僅可以減少冬天感冒的機率,還能進一步預防過敏產生,因此除了上述食物外,蜂蜜也是治療過敏常見的食材之一,對於支氣管、氣喘過敏也有緩解的助益。除了食物攝取要注意,居住環境也要記得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潮濕,在冬天溫差大時,出門記得戴口罩保護鼻口溫暖,減少過敏發作。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齒槽骨狀況差 新全口植牙1日搞定

台北慈濟醫院牙科許博智醫師指出,1名72歲洪姓台商,因缺牙多年未補,導致牙床嚴重萎縮,準備進行人工植牙重建咀嚼功能,卻因罹患糖尿病傷口癒合困難,被多位牙醫師婉拒,每天只能將菜、麵等食材丟進火鍋裡,裡,煮成軟軟爛爛的食物進食。長期下來因飲食不均衡,使血糖不穩定,每天必需施打胰島素度日。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外購年菜 防踩高脂地雷



年終一到,隨著各家媒體紛紛進行年菜評比出爐,不少民眾也開始準備預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營養師金美琳昨(2)日提醒,外購年菜雖然方便,但普遍油脂、鈉含量偏高,以及膳食纖維不足的問題,連續6天這樣吃下來,易使體重飆升,高血壓、高油脂與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可能影響病情波動,建議選購參考營養標示,挑選油脂、鈉含量相對偏低,最好不含反式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更能減少對心血管的負擔。

脂肪比例不宜高

營養師金美琳表示,民眾在購買包裝年菜至少應標示熱量、醣類、蛋白質、脂肪與鈉含量,可參考標示。例如健康成人的1日鈉含量約2400毫克,選購注意越低越好;脂肪熱量每公克約9大卡,如果換算發現商品脂肪量超過總熱量40%即過高。
過年飲食常常吃進大魚大肉,一不小心就容易忽略纖維質攝取,提醒民眾1日蔬菜最好至少攝取約煮熟後1.5碗至2碗,才可減少油脂吸收。水果雖也含有豐富纖維質,但也含有醣類,糖尿病患依病情不同,應詢問營養師合適飲食量再食用。

換烹調就可減油

不用擔心健康就一定吃得寒酸,營養師金美琳表示,若有時間自行準備年菜,將原本的食材換種烹調,就可輕易減少油脂,像是年菜中象徵年年有餘的全魚料理,改變油炸後再糖醋的傳統料理方式,以新鮮的魚清蒸並擺上新鮮蔬菜配色,如甜椒、蔥絲等,就能減少油脂與熱量。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牙齒美白-方法與保養

牙齒美白的執行方法?

主要有雷射與冷光美白兩種方式
但原理大同小異,藥劑內含有過氧化氫,利用過氧化氫漂白劑的氧化反應,配合儀器光射的刺激達到快速美白
以冷光牙齒美白方式的步驟來說
首先會將由過氧化氫及二氧化矽為主體的美白藥劑塗磨於牙齒表面
藥劑會滲入牙齒琺瑯質內開始活化揮發
接著以美白機的冷光光波刺激牙齒表面的藥劑,促使牙齒內的碳離子、色素及水分子釋放以達到牙齒美白的效果。

美白機則是依照各家診所使用機種不同
非熱能激光以刺激美白膠,便是屬於冷光治療的美白機

牙齒美白前的齒質檢定

牙醫會先進行診斷,判定患者本身齒質是否可以牙齒美白的判定後,並補綴表面具有裂縫的牙齒,即可進行牙齒美白與整理。
若是患者有以下狀況就不適合進行牙齒美白
1. 牙齒的琺瑯質發育不全或太薄
2. 牙髓腔太大或牙齒太小
3. 前牙皆為假牙
4. 蛀牙滲漏未填補
5. 擁有大範圍的填補物
6. 牙齒敏感
7. 貪食症
8. 四環黴素沉澱
9. 孕婦

此外也須衡量個人的經濟狀況,是否可接受牙齒美白治療的價格?
進行完牙齒美白是否會有後遺症?
少數人在牙齒美白後可能出現牙齒敏感酸痛的現象,但一般來說在四個禮拜之內就會減緩消失

牙齒美白後如何保養

1. 治療後的48小時內避免熱飲或冷飲刺激牙齒
2. 牙齒美白後的兩周內不要飲用茶、酒、咖啡等飲料
3. 三餐後刷牙漱口盡量少喝茶、酒、咖啡,少抽菸,就可以保持牙齒的美白健康

Via 牙科知識小鋪-牙齒美白方法報你知

猛男教練教4操 狠甩鮪魚肚



農曆年前趕工壓力大、又得在尾牙拚場,不少人還沒過年就養成一圈鮪魚肚,擁有5%超低體脂率健身教練徐培焜表示,腹部有許多重要器官,所以脂肪常先囤積此處,藉以達保護效果,此次分享並示範4招運動,可幫助鍛鍊腹部肌力與燃脂,狠甩肥肚,同時由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現任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解說每招運動需注意的細節與禁忌。

農曆年前趕工壓力大、又得在尾牙拚場,不少人還沒過年就養成一圈鮪魚肚,擁有5%超低體脂率健身教練徐培焜表示,腹部有許多重要器官,所以脂肪常先囤積此處,藉以達保護效果,此次分享並示範4招運動,可幫助鍛鍊腹部肌力與燃脂,狠甩肥肚,同時由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現任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解說每招運動需注意的細節與禁忌。
報導╱王璐華、黃子倫 攝影 ╱施偉平
此次運動需備一張穩固椅子,約是坐姿可自然直角垂放雙腳的高度,並穿著運動鞋,部分運動則在瑜伽墊等止滑效果佳的平面上進行。健身教練徐培焜表示,這些運動不算太激烈,如果上班族工作忙碌,無法在早餐後等半小時才開始運動,可在起床後進行,每個動作一天3次,從一周做3天開始,等適應後再漸進增量為天天做。簡文仁則提醒,糖尿病等血糖狀況不佳的患者,若在餐前運動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感到暈眩等不適反應就要停止。 

【這樣做】★下腹訓練

步驟1:坐在椅上1/2處,手自然垂放兩側並握住椅面,雙眼直視前方,保持背脊自然挺直。 
步驟2:抬起腿部,盡量使大腿貼近腹部再放下為1回,1次35回,膝蓋可自然微彎。 
提醒:如果肌肉力量不夠,做這個動作容易歪斜傾倒,平衡感不佳的人要注意安全。 

★肘撐蚌式

做法:呈伏地挺身姿勢,前臂放在椅面上做支點,注意過程保持腰背平直撐35秒為1次。 
提醒:以前臂做支點可避免傳統伏地挺身、手掌過度承受壓力的缺點。椅子高度愈高越愈省力,初學者可從前臂靠著平整牆面開始做,適應後慢慢調降高度。腰部受傷如腰椎滑脫者,背部肌力又不夠,背部難維持平直易彎曲下陷恐受傷,不宜勉強。 

★上腹訓練

步驟1:雙腳自然屈膝平躺仰臥瑜伽墊上,手掌貼於大腿正面。 
步驟2:慢慢抬起上半身,雙掌貼腿盡量往膝蓋方向推升再回復原始動作為1回,每次35回;注意勿快速起身,以擺盪力量做易受傷且效果不佳。 
提醒:屈膝可使骨盆後傾、減少腰部弧度,使動作更穩定;腰、頸受傷者,若肌肉力量不足做此動作更加重負擔,不要勉強進行。 

★俯身爬山

步驟1:俯身雙手臂伸直支撐地面,呈伏地挺身預備姿勢。 
步驟2:右腳向前屈膝呈直角,右膝蓋與腳尖皆不可著地,再回復原始動作換另腳重複為1回,每次設定30秒不間斷重複兩腳動作,習慣後可慢慢加快速度。 
提醒:建議初期運動不用太快,掌握身體節奏、適應運動量再開始增加速度;此動作對手腕壓力大,若受傷則不建議做。 
【專家說】健身教練 徐培焜
肥胖的人若想練出腹肌,應該先從全身性有氧運動如慢跑開始,降低體脂率,再輔以這些動作鍛鍊腹部肌力;節食瘦身也容易減去肌肉,飲食最好採取少量多餐的策略。 

Via 蘋果日報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