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20多歲男性族群 1/3脂肪肝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圖/聯合晚報


飲食油膩、少運動,當心脂肪肝提早報到。一項大型健檢資料分析顯示,國內20多歲年輕男性竟有3分之一有脂肪肝;19歲以下男性,有脂肪肝的比率也有16%。有醫師曾收治一名14歲男孩,愛喝珍奶、吃薯條,加上天低頭滑手機、不愛動,健檢發現已有輕度脂肪肝。


開業家醫科診所醫師張盈寬,分析健檢機構去年7萬多人的健檢資料,發現有3萬多人、占近44%有脂肪肝;脂肪肝比率最高的是40至49歲男性,有66%有脂肪肝;女性脂肪肝比率最高的年齡是60-69歲,占57.20%。值得注意的是,有脂肪肝的民眾,25%的男性、40%的女性BMI值正常,容易被輕忽。


整體看來,70歲前,男性脂肪肝的比率皆明顯大於女性,但70歲後,反而女性脂肪肝比率較高。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男孩(19歲以下),竟然也有16%、相當大約每6個男孩就有一人有脂肪肝。


張盈寬說,除了酒精性脂肪肝外,多數脂肪肝形成與飲食油膩、不運動有關,導致熱量過剩、脂肪堆積在身體、肝臟等。他在臨床上就發現很多年輕小胖子,每天盯著3C產品、不愛運動,卻愛喝珍奶、愛吃速食,長期下來脂肪肝悄悄上身。


他在臨床也碰過40歲男性,BMI24左右,中等身材,健檢才發現有脂肪肝,問診才知道他偏愛糕點、甜食,喝咖啡時也會加較多糖,可能因此導致脂肪肝,後改掉甜食習慣、多運動,才好轉。張盈寬建議民眾少碰甜食和油膩食物,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運動最好要達到連續喘氣15分鐘以上。


北醫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范豪益表示,不理會脂肪肝,嚴重的可能會引起肝硬化,雖然脂肪肝多數沒有明顯症狀,但身材肥胖者,幾乎都有脂肪肝問題,除飲食清淡、多動,最好盡量不要熬夜、維持正常作息,才可避免形成脂肪肝。


【2014/09/18 聯合晚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http://ift.tt/jcXqJW.

Scottish readers: Undecided about the referendum? Please read How the media shafted the people of Scotland and Scottish Independence, Power And Propaganda.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減重明星!吃菠菜類囊體抑制食慾

大力水手卜派透過吃菠菜增強肌肉,是許多人對菠菜的既定印象,但菠菜的好處可不只這些!除了大家所知菠菜中的葉黃素有護眼明目的效用外,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適度食用菠菜還有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減少熱量攝取,幫助減重的效果。


最新研究指出,適度食用菠菜還有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幫助減重的效果。

最新研究指出,適度食用菠菜還有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幫助減重的效果。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瑞典隆德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菠菜中所含的一種名為「類囊體」的綠葉細胞膜,能促進身體釋放提升飽足感的激素,抑制人們想食用甜食、速食等不健康食物的「享樂性飢餓」感產生,從而達到控制食慾、增加飽足感的作用,幫助養成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使減肥效果提高43%,讓減重者減去多餘的體重。


菠菜類囊體緩消化 增飽足感助減重


研究人員徵集了38名超重女性做人體測試,受測者在研究期間的3個月中,每天食用早餐前都要喝1杯綠色飲料。並在未告知受測者的狀況下,將其分為2組,其中19位參與者每天飲用5公克的菠菜汁;另一對照組則是服用同是綠色飲料的安慰劑。


在所有參與者都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組的情況下,她們得到的唯一指示是均衡飲食,要求中包括一日三餐外不吃任何東西。結果顯示,飲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每人平均減掉了3.5公斤,而服用含有「類囊體」菠菜汁的組別,則平均減掉5公斤。


(關鍵字: 減重 , 菠菜 , 飽足感 , 抑制食慾 , 類囊體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http://ift.tt/jcXqJW.

Scottish readers: Undecided about the referendum? Please read Scottish Independence, Power And Propaganda.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改善休假症候群 中西醫開處方

中秋連假結束,大魚大肉身材變樣、休假症候群如何改善,中醫西醫各有妙招,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江惠綾表示,休假過後,面對累積3天的工作,第一時間一定難適應,建議民眾列清單、重要次序,循序漸進增加工作量。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則說,搭配茶飲、穴道按摩可舒緩身體不適、心情鬱卒。


江惠綾表示,休假症候群由工作壓力、生活作息構成,休假日日常作息一定與工作日不同,工作中若感到非常疲倦,民眾不須過於苛責自己,可透過洗臉、走動、喝水等方式稍作休息,短暫離開比硬撐工作更好。


江惠綾補充,工作壓力則須循序漸進,首先先降低每小時的工作量,放低標準,觀察自我的疲勞感、心情,逐漸再增加工作量。慢慢適應壓力,找回工作感。


林巧梅提到,上工第一天若感到精神不繼,可飲用提神的黃耆、麥門冬、陳皮、紅棗、枸杞的茶飲。腸胃不適者,可飲用決明子、陳皮、山楂所泡製的茶飲。若不方便取得藥材,便利商店販賣含有藥材成分的飲料即可。


林巧梅還說,用眼過度者,可用原子筆按摩位於手掌虎口合谷穴、眉頭的攢竹穴,按摩時間約1分鐘左右輪流,舒緩不適感。針對心情鬱悶,則可飲用玫瑰花、陳皮泡製的花茶,並按摩太衝穴。另外,民眾也可利用下班時間,放鬆心情快走、散步增加血液循環,代謝假期大魚大肉、休假症候群。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http://ift.tt/jcXqJW.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